千人被拒於門外,倖存者站出來:大法官,請聽見我們!

原文日期:2025年7月23日

今天早上,暖暖sunshine協會、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 光寰協會共同舉辦「千人被拒於門外,倖存者站出來:大法官,請聽見我們!」記者會,旨在呼籲大法官重視性暴力犯罪追訴期限制,導致兒少性侵倖存者失去司法救濟權利的問題。

後天,就是立法院的大法官人事任命投票,我們邀請大家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本會理事長惠耀受邀發言,以下是全文:

大家好,我是性產業勞動者權益推動協會的理事長姚惠耀,很感謝今天有倖存者願意站出來,我自己也曾遭遇到性暴力,很清楚知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以下,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與性勞推服務過的性工作者,我總結了我們離司法正義的三道門檻。

第一道門檻是「純潔的理想受害者」的形象,因為我們接受的性教育,是沒有性行為,也沒有性主體的性教育,所謂的性別暴力,被扁平化成這裡跟那裡都不能被別人碰。學校只教我們五不四要、ABC這種禁慾與單一性伴侶,否則會被性侵、懷孕跟得性病。學校不教性行為,不教怎麼談論性話題,更別說性的溝通與協商。這種只教「說不」的教育,讓身體自主權變成貞操的代名詞,變成是我們要保護的東西,而不是要尊重意願的事情,已然本末倒置。這導致被害者在遇到暴力的時候,往往先自我審查一遍,我是不是不該下載交友軟體?是不是不該回覆他訊息?是不是不該進去他家?好像發生性侵,一定是因為我在哪個環節沒有堅定的說不。

第二道門檻,是對同性戀、跨性別、性工作者,以及網路交友的污名,這種污名形成一種社群文化,大家都要隱藏身分,用匿名的方式發生性行為。但雙方的認知落差、資訊與權力的不對等,很可能導致非合意的性行為或其他形式的暴力,最後,只要對方封鎖了交友軟體或社群平台,雙方就成了陌生人。

第三道門檻,是對性工作者的法律約束,因為我們還是處罰性工作者的國家,所以性工作者普遍寧可尋求黑道的私刑正義,也不願意報警,甚至有人報警反而被質疑與羞辱。

今天,我們呼籲大法官能延長司法追訴期,甚至不要設定期限,是為了填補這個法律漏洞。但如我前面所說的三道門檻,如果我們的性教育、人權保障機制還是不夠全面與完整,絕對還是會漏接很多受害者。因此,我們也希望行政、立法部門能夠更全面的檢討性別相關的教育政策與權益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