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台灣性產業史下的身體:論權力、慾望及其政治

時間:2024年10月11日(五)19:00-21:00

地點:女書店+google meet線上會議


晚上,我們在 女書店 舉辦了「台灣性產業史下的身體:論權力、慾望及其政治」講座。這次的活動吸引了許多對歷史與性產業議題感興趣的朋友前來參與,一同探討台灣性產業在歷史、社會與政治中的多層面影響。

🌟 主講人:陳姃湲老師從日治時期的公娼制度出發,深入剖析當時性工作者的生活,從避孕、墮胎等實際問題,談到遊廓(性專區)的設立及運作。日本殖民統治為了控制軍隊的性需求而設立公娼制度,以此作為防止性病與鴉片問題的手段。

陳老師也提到,當時性產業工作者的主要來源多為日本與朝鮮的移工,臺灣本地的性工作者反而較少,這反映了殖民者希望保持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距離,避免親密關係所帶來的混淆。老師透過澎湖遊廓研究,帶領我們回到那段歷史,重新審視殖民制度下的性工作者故事。


🌟 賴政宏老師運用GIS技術,展示馬公遊廓的地理資訊平台,將歷史資料與地圖結合,生動地重現了遊廓的空間佈局。他的研究幫助我們更直觀地了解性專區在軍事基地與港口城市中的形成與發展。

葉韋君老師從性工作者回憶錄及戶籍資料,講述性工作者的個人與家族故事。最後,陳老師指出,性產業的歷史不僅是「他們」的歷史,而是「我們」的歷史。她呼籲大家關注性工作者的個人生命史,而不僅僅是法律制度的變遷。從性病檢查報告到娼妓故事,我們應該記得這些被社會遺忘的生命。


🤝 與談人姚惠耀討論了近代公娼體制的運作邏輯,包括專區管理、強制性病檢查等措施,並探究「慰安婦」是否是公娼制度的延續。戰後臺灣建立了公娼與軍妓的雙軌制度,軍中樂園的設置旨在管理軍人性慾,避免性傳染病和軍紀問題。

此外,2009-2011年間,臺灣對性工作制度展開激烈討論,爭議焦點在於是否應罰嫖、專區制的合理性,以及性工作者的權利保障問題。性工作論爭中,各方立場對立,姚惠耀提出性態度與性別觀點兩條軸線,區分立場,性態度軸線的兩端是性自主、性道德,性別觀點則是男性中心與性別平等,gender與sexuality的交織,讓我們思考對性工作的立場。性勞推主張所有人應被視為性的主體,強調性工作者的權益優位,並支持性工作除罪化,保障職業安全與健康。

整場講座充滿了深刻的歷史反思與現代啟發,感謝所有與會者的參與與討論!我們期待未來能繼續舉辦更多這樣的活動,一起推動對性工作者權益的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