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與轉業之間:關於性工作者支持服務的對話與連結

原文日期:2025年6月20日

  昨天性勞推前往 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與「性交易服務者轉業小組」的社工專員與督導進行拜會交流,非常愉快也收穫豐富。我們談了很多,從服務細節到政策觀點,從現場經驗到制度想像,發現彼此在許多實務面上有互補與合作的可能。

  我們談到一個性交易服務者(*註)可能經歷的三個階段:進入產業之前、在產業之中、以及離開產業的時候。不同階段面對的挑戰不同,對應的支持也應該不同。

  在「進入產業之前」,雙方的政策出發點有所不同。這樣的立場與婦援會長期關注慰安婦、人口販運與性別不平等等議題有關,反映出其組織使命與歷史脈絡。婦援會支持北歐模式,認為性交易本質上是一種剝削,政策目標應是逐步縮減性產業規模,以回應其中的性別不平等與壓迫結構。性勞推則主張應尊重成年人進入性產業的選擇,並希望未來能推動職前風險評估與勞動權益教育,讓有意從事性工作的群體能夠獲得充分資訊、理解風險,做出知情選擇。

  進入「產業之中」後,雙方有高度共識。無論從哪種立場出發,都認同目前制度對性工作者的支持非常薄弱。在實務上,我們都遇到許多在工作中面臨經濟壓力、法律風險與身心議題的性工作者。婦援會提供社工諮詢與資源轉介,性勞推也在勞動權益、健康促進、法律議題持續提供協助。雙方都肯認讓產業中的工作者能夠安心工作,是目前制度最需要改進之處。

  而在「準備離開產業」時,更是我們最有交集的環節。婦援會目前已建立以轉業為主軸的網站與服務系統,整合就業、法律、經濟、托育、心理等資源,並設有匿名諮詢機制與社工轉介。性勞推則從今年開始提供社群支持,包括舉辦工作者小聚,讓同儕的資源與經驗能夠共享。未來也希望能將有轉職需求的個案轉介到婦援會的系統性服務資源中,讓轉業這條路不再孤軍奮戰。

  雖然我們在看待性產業前端的根本初衷不盡相同,但願景卻並不衝突。我們都關心性工作者是否能獲得資訊、是否有選擇、是否能夠在自己想要的時候獲得實際的支持。雖然這只是一次拜會,但我們相信這樣的討論會帶來更多實際的行動:只要出發點是以當事人的需求為核心,差異就不是阻礙,而是互補的開始。

  謝謝婦援會,也期待更多對性工作者權益有關注的夥伴加入性勞推或婦援會等看見性產業而付出的單位。除了民間團體主動做這些事,政府在性工作者的權益和轉業支持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在政策與資源分配上的責任,也需要更多力量一起補位。

*註:文中分別使用「性工作者」與「性交易服務者」一詞,反映兩個團體各自慣用的語言選擇。性勞推採用「性工作者」,強調其作為一種勞動身份與職業主體;婦援會則使用「性交易服務者」,延續其對性產業性質的關懷與對性產業剝削結構的批判視角。

#性勞推#婦援會#轉業支持#除罰化#勞動人權#去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