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培力:尊重、溝通、理解與共鳴

你有喜歡採訪並聆聽他人的生命故事嗎?採訪也是門學問,為了性工作者訪談書寫計畫更好的進行,性勞推特別邀請到獨立導演大葉、小葉來為我們的訪談書寫志工進行採訪技巧的培力。他們整理房慧真《像我這樣的記者》以及謝達文《訪談怎麼更「深」又更「真」?來自重量級研究者的技巧》來進行本次的課程。

在進行訪談時,房慧真在《像我這樣的記者》中,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技巧。首先,她強調事前準備的重要性,建議問出與他人不同的問題,尤其是更細節的問題,以獲取獨特的資訊。像是詢問導演在不同作品中出現類似的細節,是否有著怎麼樣的安排?其次,夾藏也是重要的訪談策略,前面的提問用來暖場,後面則進行深入,同時備用一些可能引起被訪者不適但重要的問題,視當下情境來決定是否適合提問。

她也提到年表的使用,這有助於整理時間線,更好地理解被訪者的經歷。另外在無聲的觀察中,強調了對言語之外的細微變化的敏感度。同時也可透過他人對被訪者的看法,以獲得多角度的了解。如果還是遇到困難,也可旁敲側擊與主題稍微遠一些的話題,來繞過無法突破的路徑,能更好的了解被訪者內心想法。

而在另一篇文章《訪談怎麼更「深」又更「真」?來自重量級研究者的技巧》,也提出幾個訪談手法的要點。包含需注意被訪者的自尊,追求更多情境細節,或使用假設性問題了解其心理狀態。另外更具體的建議是將「為什麼」改成「你如何」,透過詢問動作來讓回答更為具體,最後也可揭露一些自己或他者的經驗,讓被訪者有個對照,能更好的敘述其心理狀態。

最後,講者也提到幾個核心的訪談倫理問題,包含忠於事實而不隨意誇大故事,被訪者有權力決定他的故事最後可以揭露到什麼程度,以及「反身性」也就是站在他的立場幫他考慮訪談公開後可能產生的結果。總體而言,這些技巧涵蓋了訪談的方方面面,從事前準備到具體的提問技巧,都有助於志工在訪談中取得更深入而真實的訊息。

你也喜歡採訪並聆聽他人的生命故事嗎?歡迎加入性工作者訪談書寫計畫,我們希望從性工作者的生命故事中,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工作內容,察覺當代社會對於性工作的限制與影響,並試圖找出可以與社會對話甚至改變的契機。歡迎有志之士私訊粉專,一起關切情慾產業勞動者處境。